如何挑选适合的小型气象站?按“三看一定”口诀即可快速落地:看场景、看精度、看供电,再定预算与维护。
一、看场景:先锁定“用在哪里”
大田/果园:重点配土壤温湿度、光照、雨量,用于灌溉、防冻、施肥节点判断。
温室/大棚:需加CO₂、叶面湿度传感器,精准控温控湿。
校园/科研:选带USB导出与图像采集模块,方便学生实验与论文数据。
野外/山区:优先超声波无机械风速仪,抗风沙、免维护。
二、看精度:够用即可,不必追高
• 农业日常:温度±0.2 ℃、湿度±3 %RH、风速±0.3 m/s 已能满足灌溉与病虫预报。
• 科研级:可选±0.1 ℃、±0.1 m/s 型号,但成本翻倍。
三、看供电与通讯:匹配现场条件
• 无市电:太阳能+蓄电池,阴雨天续航7–15天。
• 有市电:220 V直供,省去换电池烦恼。
• 通讯:
– 远程监控:4G/NB-IoT,数据秒级上云。
– 无网络:SD卡本地存储,定期人工导出。
四、定预算与维护
• 基础型(6–8要素):2000–5000 元,年维护<300 元。
• 专业型(12要素+图像):8000–15000 元,需半年校准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