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气象观测站已实现对农业影响**的20余种具体天气灾害的实时监测与分级预警,覆盖作物全生育期。当前主流服务清单如下:
高温热害
当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≥35 ℃且14时相对湿度<30 %,系统自动触发干热风红色预警,指导农户提前喷施抗蒸腾剂或灌溉降温,河南冬小麦千粒重可提升1.5–1.9克。
干旱灾害
土壤水分自动站实时监测0–100 cm土层含水率,低于作物临界值即短信推送“灌溉建议”,宁夏等干旱区借此节水20 %以上。
暴雨洪涝
1小时雨量≥20 mm或24小时≥50 mm时,平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,并联动泵站/闸门排涝,广西甘蔗区提前收割减少倒伏损失。
低温冷害 & 霜冻
当最低气温≤2 ℃且风速<3 m/s,提前6小时推送“熏烟+覆盖”指令,山东苹果园冻害损失下降40 %。
大风 & 台风
阵风≥8级即启动大风红色预警,海南芒果园根据路径预报提前加固支架,商品果率提升15 %。
连阴雨
连续阴雨≥7天且日雨量≥5 mm,系统提示“抢晴收割+开沟排水”,江苏小麦发芽率控制在1 %以内。
冰雹 & 雷暴
雷达+地面站耦合,冰雹直径≥2 cm即触发红色预警,新疆烟叶区提前覆盖防雹网,灾害损失减少40 %。
雪灾 & 寒潮
24小时降温≥10 ℃且风力≥6级,发布寒潮牧用天气预警,内蒙古牧场提前转场,牲畜死亡率降低30 %。
春寒 & 倒春寒
3–4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3 ℃以上时,自动推送“推迟播种/覆盖保温”建议,江西早稻烂秧率降至2 %以下。
其他专项灾害
茶叶霜冻、柑橘冻害、杨梅高温逼熟、油菜分段收割期连阴雨等,均已纳入区域自动站预警模型库。
综上,自动气象观测站通过“分钟级采样+云端 AI 模型+多渠道推送”,已实现对干旱、暴雨、霜冻、大风、冰雹、连阴雨等20余种农业气象灾害的提前6–48小时精准预警,成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的“数字哨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