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气象服务并不是简单的一份天气预报,而是一套“产前—产中—产后”全链条的精细化解决方案。按现行业务体系,可归纳为六大板块、二十余项具体内容:
监测与实况
• 农田小气候自动监测(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风速、雨量、土壤温湿度、盐分等)
• 遥感+无人机+地面站点多源数据融合的作物长势、灾情、墒情、病虫害动态监测
• 生态气象监测(CO₂、PM2.5、紫外线、蒸散发等)
预报与预警
• 短期(1–3 d)、中期(3–10 d)、长期(月、季、年)天气预报与农用天气预报
• 灾害性天气预警:台风、暴雨、强对流、低温霜冻、干热风、高温热害等
• 作物关键生育期预报:播种期、移栽期、抽穗期、成熟期等
• 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与扩散预报
情报与评估
• 农业气象旬报、月报、专报,低温、雨情、旱情、灾情等快报
• 灾前风险预估、灾中跟踪监测、灾后损失评估与保险定损支撑
• 产量与品质预报:结合气象模型与作物模型,提前预测单产、总产、品质等级
区划与决策支持
• 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区划:适宜种植区、限制区、风险区划分
• 新品种引进、产业结构调整、轮作休耕、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可行性论证
• 大型农业园区、田园综合体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微气候评估与布局优化
精准农事指导
• 灌溉、施肥、打药、晾晒、收割“窗口期”智能推送
• 温室大棚环境调控策略(通风、补光、保温、除湿)
• 水肥一体化、无人机飞防、农机跨区作业的气象条件预测与调度
信息发布与互动
• 微信小程序、手机 APP、短信、广播、电视等多渠道一键直达
• 基于 LBS(位置服务)的田块级个性化定制推送
• 专家在线答疑、农民经验分享、灾害案例回放与培训直播
一句话总结:农业气象服务就是把“天气语言”翻译成“农事指令”,用数据帮助农民“看天种地、避灾增收”。